孩子阅读时频繁回读,如何用“指读法”提高效率?

面对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屡屡遇到的回读障碍,采取一种名为“指读法”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提升他们阅读效率的巧妙途径。这种技术不仅有利于加强儿童对文本的记忆,同时也能助力他们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以下是对指读法的介绍,其中包括运用指读法的实用步骤以及如何借助该方法帮助孩子实现效率的提高。

理解指读法的基础是关键。在指读过程中,阅读者需用手指或笔跟随着视线,保持与文字读音的同步进行。这种方法对于强化孩子们的记忆力和增强他们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有着显著的益处,并有利于降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回读情况。

特别指读法对于4至8岁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一年龄段,儿童对文字的形态与声音的结合尤为敏感,指读法能够帮助它们构建起扎实的“音形对应”关系。即便儿童步入默读阶段,指读法在其阅读起步期仍旧具有核心的重要性。

以下是实践指读法的一些具体步骤:

1. 开始阶段的练习:对于4至6岁的儿童,家长或孩子可以用食指一字一字地指读,并且要发声同步,如读到“小”字就要读出“xiǎo”。此阶段的重点是要确保孩子能够准确地一字一字指读并且正确发音。家长可以通过提问来考察孩子的阅读成效,比如问他们阅读了哪些单词或者是定位了哪些标点符号,这样的做法能促进孩子理解句子的结构和组成。

2.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对于6至8岁的儿童,在掌握了单个文字的指读方法后,他们可以尝试连续一行文字的阅读。孩子需要在快速浏览完一行文字后流利地朗读出来,比如告诉他们“快速看这一行,然后试着把它读出来”。在进行段落阅读之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总结段落的主要内容,如问他们“这一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孩子提高理解和专注的能力。

3. 巩固阶段:这一阶段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可以逐步减少对指读法的依赖,从逐字指读到专注于关键词汇,对其他内容进行适当跳读。可以使用指读棒或笔代替手指来保持阅读的连续性。

在实施指读法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帮助提升效率:

视线定位:通过手指或笔的移动为孩子提供一个视觉的参照点,以此帮助他们专注于文本并降低跳行的频率。如果孩子的视线发生偏移,家长可以轻轻敲击书本来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回到正轨。

错误纠正指引:通过向孩子展示错误的指读方法并指导他们自行更正,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指字不指空”的规则的记忆。

调控阅读速度:从较慢的指读速度(例如每分钟100字)开始,随后随着能力的提升,逐渐提升速度直至接近正常的阅读速度。

在执行指读法时,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应当遵循:

激发学习兴趣:保证指读练习能够结合儿童的兴趣进行,比如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昆虫故事或者图文结合的图书来开展指读,避免让练习变得乏味。

提供正面的反馈:对孩子们每一个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和称赞,比如说“你今天做得非常不错!”而非单纯关注他们的错误,这有利于维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逐步推进学习:从家长的示范开始,逐步过渡到孩子的模仿,最后实现孩子独立的阅读能力。

通过结合视觉、听觉与动作感知,指读法有效地降低了回读的发生,增强了阅读的连续性。重点在于分步骤地进行练习,增添练习的乐趣,同时提升孩子们眼睛、手指、大脑间的协调能力。如果孩子们每天能坚持15至30分钟的指读练习,大概在一个月后便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