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总做小动作,如何通过家庭训练纠正?

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孩子在课堂上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情况,确实是我们家长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专注听讲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控力和专注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进行家庭训练。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1. 适当选择拼图游戏: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挑选难易适中的拼图。年轻的小朋友可以从小型拼图开始,如10到15块,而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尝试更加复杂的拼图。在安静的环境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全神贯注地完成拼图。通过观察和辨识图案、颜色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增强专注力。当孩子在拼图上的技巧有了一定提高后,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独立完成,并且可以逐步增加拼图时间,从最初的10到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以上。

2. 发展阅读兴趣:设定每天的阅读时间,比如每晚阅读30分钟。挑选孩子们感兴趣的书籍,无论是故事书还是科普读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阅读,并在过程中引导他们保持专注。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逐渐增强,可以鼓励他们独自阅读,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在阅读中的专注力。

3. 持续舒尔特方格练习:提供一个含有25个小格的舒尔特方格,在格内填入数字1到25。指导孩子尝试快速识别并指出这些数字。家长可以先进行示范,接着让孩子自己尝试。每天至少完成3到5次练习,并记录所花时间。随着孩子们熟练度的提高,鼓励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练习,这种练习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注意力转移速度和视觉搜索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利于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家庭训练方式:

1. 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课堂或图书馆等安静且需遵守规则的环境,家长和孩子扮演相应的角色。家长作为“老师”的角色,可以适时提醒孩子保持安静,以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结束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回顾在模拟环境中的正确行为,理解如何克服不良习惯。

2. 实施自我监督练习:为孩子们准备一个记录册,让他们记录在上课或学习期间出现的小动作次数。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审查记录,如果当天的次数少于前一天,给予他们小奖励,比如贴纸或额外的游戏时间。如果次数没有减少,解读原因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他们在第二天继续努力。

以下是一些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心态的策略: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孩子们制定一个有序的学习时间表,包括做作业、复习和预习等。帮助他们形成在特定时间完成特定任务的习惯,这有利于他们快速集中精神。放学后可以先休息10到15分钟,然后开始做作业。完成每门课程的作业后,可以适当休息5分钟,但要注意避免进行过于刺激或注意力分散的活动。

2. 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时常鼓励孩子,向他们表达“我相信你能够在学习时控制好自己,你是一个很有自律精神的孩子”。当孩子们在一段时期能够成功地控制小动作时,要马上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以加强他们的积极行为。向孩子们解释做小动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影响成绩或失去老师表扬,从心理上激励他们改进。

通过上述的家庭训练方法,家长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改正做小动作的毛病,还能够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