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错误示范法”教孩子避免重复犯错?
以下是用“错误示范法”教孩子避免重复犯错的步骤:
一、选择合适错误场景
1. 日常行为错误
孩子总是忘记关水龙头。家长可以在孩子在场时,故意模拟一个忘记关水龙头的场景,让水不停地流,然后指着水流和湿答答的地面,夸张地说:“哎呀,你看,这样多浪费水,地板也弄得全是水,容易让人滑倒受伤呢。”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让孩子看到因为忘记关水龙头带来的不良后果。
2. 学习习惯错误
假设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经常粗心大意,把数字抄错。家长可以自己坐在孩子旁边,故意把数字抄错,然后开始计算,得出错误的答案后,装作很困惑的样子说:“咦,我怎么算不出来正确的答案呢?哦,原来是我把数字抄错了,这可真是太糟糕了,本来能做对的题目就因为这点小失误而错了。”
二、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
1. 提问引导
在展示错误之后,马上问孩子:“你觉得我刚才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让孩子主动去思考错误行为的问题所在。比如在忘记关水龙头的例子中,孩子可能会说:“不对,这样会浪费很多水,还会把家里弄湿。”
2. 讨论后果
接着和孩子深入讨论这个错误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还是以忘记关水龙头为例,可以说:“如果一直让水流,我们家的水费会增加很多呢。而且要是一直这样,水资源会被浪费掉,以后我们可能就没水用了。还有地上这么湿,如果有人走过来,不小心滑倒,会摔得很疼,甚至可能会受伤。”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三、对比正确做法
1. 亲自示范正确行为
在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家长要马上示范正确的做法。比如对于忘记关水龙头的情况,家长可以说:“现在看我是怎么做的。”然后走过去把水龙头关好,并且把周围收拾干净,一边做一边说:“看,用完水龙头之后,我们要把它关紧,这样就不会浪费水,也不会把地面弄湿了。”
2. 强调差异
做完正确示范后,和孩子对比之前的错误和现在的正确做法。可以说:“你看,刚才我那样做是错的,现在这样才是对的。你以后可要记住,做完事情要检查一下,像关水龙头这样的小事也不能马虎。”
四、鼓励孩子反思和实践
1. 引导自我反思
让孩子自己回忆一下之前犯过的类似错误,并且说说现在觉得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比如对于抄错数字的问题,问孩子:“你之前是不是也有过抄错数字的时候?现在你知道怎么避免了吗?”
2. 提供实践机会
给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关水龙头,或者自己做数学题,家长在旁边观察,当孩子做对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如“你这次做得真好,把水龙头关得很紧,这样就不会浪费水啦”或者“你看,你这次做题很仔细,没有抄错数字,答案都做对了呢”。
通过“错误示范法”,孩子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并且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减少重复犯错的可能性。